EN

0532-5775-5788

电磁耦合传输 | 水下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

发布日期:2021-10-18发布人:青岛澎湃海洋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点击量:4639

相较于传统的湿插拔水下电能补给方式,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技术具有绝缘性好、结构简单、电能传输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优势, 在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电能补给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第27卷第4期

Image

综述评论

Image

作者信息

作者:文海兵,  宋保维,  张克涵,  闫争超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2018JM5033). 


摘 要


相较于传统的湿插拔水下电能补给方式,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技术具有绝缘性好、结构简单、电能传输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优势, 在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电能补给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MCR-WPT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关注了海洋环境下MCR-WPT的特殊性; 分别从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阐释了水下MCR-WPT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 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包括电能传输机理、电磁耦合器设计、系统海洋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文中研究旨在为我国水下MCR-WP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0引言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可再生能源, 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工具。能源问题是制约水下机电设备在海洋中长时间连续工作的主要因素。受水下航行器体积限制, 其自带的电池有限, 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目前, 水下航行器主要通过定时上浮到海面, 利用母船或近岸线缆进行能源补给。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 大量能源被消耗在航行器往返行程中, 且隐蔽性差。当前, 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建设的海洋观测网络[1]主要包括海底基站、传感器、水下航行器等设备, 通过光纤网络、浮标等方式将探测数据传回到地面工作站, 实现对海洋各种环境参数的全天候实时监测。我国目前也在东海和南海建设有海洋观测网络[2]。海洋观测网络中的海底基站为水下航行器提供了水下电能补给节点, 在电能即将耗尽时, 水下航行器航行到就近的海底基站, 与海底基站进行自动对接, 应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电能补给, 电能补给完成后继续执行相关任务。由此, 可显著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工作连贯性和隐蔽性。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运用于水下电能补给, 电能发送端和接收端不需要电路间的物理连接, 可避免传统湿插拔电能补给方式由于金属接插件接触引起的火花、漏电、磨损和积炭等安全隐患[3], 可有效提高水下航行器能源补给的安全性。


目前,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 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包括电场耦合式、磁场耦合式、微波辐射、激光和超声波等方式。由于海水导电, 故在海洋环境下电场耦合式很难使用; 磁场耦合式又分为感应耦合式和谐振耦合式, 其中感应耦合式是基于变压器原理, 其传输距离较小, 仅为毫米级别; 微波辐射和激光无线电能传输的实质都是利用电磁波束来代替导线, 其缺点是传输效率低, 工作频率较高, 对生物体有严重影响; 在水下利用超声波传输电能需要高效的换能器, 且电能传输效率较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a- 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echnology, MCR-WPT)系统在近、中距离时, 都能实现电能的大功率高效传输, 特别适合海洋环境下水下航行器等机电设备的电能补给。


      目前关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综述文献较多, 但少有针对水下MCR-WPT的综述。牛王强[4]总结了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进展, 但其研究侧重于系统的技术指标。文中针对水下MCR-WPT进行研究进展综述, 从介绍其工作原理出发, 分析阐释目前国内外对MCR-WPT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讨论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1水下MCR-WPT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基本结构


      MCR-WPT系统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发送端补偿电路、电能发送线圈、电能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等组成。海底基站的电能经过高频逆变后, 输出给发送线圈, 在磁耦合谐振作用下, 接收线圈与发送线圈产生耦合谐振, 接收的电能经过整流滤波后, 可用于蓄电池充电等电能补给需求, 从而实现电能从海底基站到水下航行器的无接触式传输。

1661309089729045.jpg

图1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典型结构原理图


典型的MCR-WPT系统为两线圈结构, 包括电能发送线圈和电能接收线圈, 如图2(a)所示。Kurs等[5]提出了四线圈结构, 如图2(b)所示, 其系统包括2个谐振线圈、1个与电源相连的电源激励线圈和1个与负载相连的负载线圈。该结构能进行电源匹配和负载匹配, 实现了电源与电能发送线圈隔离, 负载与接收线圈隔离。周杰[6]在水下MCR-WPT系统中采用了三线圈结构: 在电能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中增加1个谐振中继线圈。Zhang等[7]提出了1种包含2个电能发送线圈、1个接收线圈的三线圈结构, 如图2(c)所示。


1.2  工作原理


      采用电路互感理论, 可分别得到上文中提到的3种MCR-WPT系统结构的等效电路, 如图2所示[5,7](以发送线圈侧串联电容与接收线圈侧串联电容补偿(series-series, S-S)为例)。

1661309101198827.jpg

图2  MCR-WPT系统基本结构等效电路图


       在MCR-WPT系统中, 电源供电给电能发送线圈, 当频率为系统谐振频率时, 发送线圈一侧会发生谐振, 将使线圈中产生较大的电流, 建立较强的磁场。由于谐振的作用, 发送线圈一侧的电容中储存的电场能与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不断地进行交换。在接收线圈一侧, 由于接收侧感应线圈和发送侧感应线圈的磁场相互耦合, 交变的磁场在接收线圈中感应产生电流。当接收线圈一侧也发生谐振时, 其中感应线圈的磁场能与电容中的电场能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 由此实现了电能从发送端到接收端, 再到负载的无线传输。四线圈结构和三线圈结构中系统电能传输工作原理与此类似。两线圈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但系统电能传输性能易受线圈偏移等影响; 四线圈结构隔离了高频电源和负载对谐振线圈的影响, 便于阻抗匹配, 缺点是耦合次数增多, 在海水中损耗增加; 三线圈结构可适当增大传输距离, 减少涡流损耗, 降低谐振线圈偏移对系统电能传输性能的影响, 缺点是多线圈耦合易产生失谐问题。 


2水下MCR-WPT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 

2.1  机理研究

2.1.1  涡流损耗


与空气相比, 海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空气电导率为0 s/m, 海水电导率为1~6 s/m)。当线圈中有高频交变电流时, 会产生交变高频磁场, 交变磁场会产生涡旋电场, 进而在海水中产生涡旋电流, 并由此产生较大的电涡流损耗。相比于空气, 海水中MCR-WPT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性能会有所下降。对涡流损耗的研究对于揭示水下MCR-WPT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陈鹰团队[8-9]采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罐型磁芯和PM型磁芯电磁耦合器的涡流损耗。对罐型磁芯的研究发现, 涡流损耗导致的能量损失主要产生于磁芯窗口处, 采用绝缘密封胶灌封磁芯窗口可有效降低涡流损耗[8]。对PM型磁芯的研究表明, 涡流损耗与电磁耦合器间隙(即传输距离)、激励电流和谐振频率有密切关系, 优化系统工作频率可明显提高电能传输效率[9]。朱春波等[10]研究发现, 当系统工作频率超过一定值(约为36 kHz)时, 涡流损耗将明显超过系统的铜损和铁损, 成为能量损失的主要来源。张克涵等[11]分析了圆柱形线圈中电涡流损耗与线圈半径、谐振频率、传输距离和磁感应强度等因素的关系, 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2.1.2  电路拓扑  

2.1.3  海洋环境影响

2.2  应用研究

2.2.1  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补给

2.2.2  海洋观测浮标系统无线电能补给


3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水下与空气中MCR-WPT的基本传输原理和系统结构大致相同。尽管近年来水下MCR-WPT已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 但由于海水的导电性、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应用领域的独特性, 目前仍有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3.1  海水MCR-WPT技术机理


互感电路模型在揭示海水MCR-WPT机理时不再适用, 如前文所述的全互感模型[8]和修正互感模型[12]等都仅适用于电路局部分析, 无法全面系统揭示海水MCR-WPT电能传输机理。在海水涡轮损耗研究方面, 目前的研究均针对特定的电磁耦合器, 研究结果没有普适性, 且涡流损耗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的准确性有待提升, 难以为系统电能传输效率、功率等关键性能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因此, 需要形成全面、系统的电路模型, 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等多方面精确定量分析涡流损耗, 研究涡流损耗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准确揭示海水MCR-WPT系统电能传输机理, 为提升系统电能传输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3.2  电磁耦合器设计


电磁耦合器是水下MCR-WPT系统的最关键部件, 其性能决定了系统的电能传输性能。在电磁耦合器的设计中, 既要考虑其性能, 又要结合实际应用场合, 考虑其安装、对接等需求和抗海流冲击干扰等多种因素, 此外, 还要协调传输距离与电磁耦合器体积之间的矛盾。


         针对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补给系统, 研究人员已设计出多种结构的电磁耦合器。Kojiya等[20]设计了特殊形状的电磁耦合器和锥形线圈(见图7(a)), 极大提升了其电能传输性能。陈鹰等针对具体海底基站与航行器的接驳结构, 分别设计了罐型(见图7(b)) [8]、PM型(见图7(c))[9]、同轴型(见图7(d))[27]电磁耦合器。王司令等[28]提出了分别安装在海底基站和航行器腹部的环形电磁耦合器结构(见图7(e))。朱春波等[10]研发了基于松耦合变压器磁芯结构的半封闭式电磁耦合器(见图7(f))。Kan等[29]提出了一种三相的电磁耦合器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其性能优于同轴式电磁耦合器(见图7(g)), 且具有良好的抗航行器横滚干扰的优点。

1661309130963037.jpg

图7  适用于水下无线电能补给的不同结构电磁耦合器


3.3  海洋环境适应性


如前文所述, 海洋环境中的海流冲击、深海高压导致的压磁效应、海水盐度、温度、微生物附着等干扰会引起水下MCR-WPT系统参数的变化, 影响电能传输稳定性。文献[6]、[8]、[15]、[16]的研究深度不足, 且缺乏系统性, 提出的增强系统海洋环境适应性的措施未经过试验测试验证, 不具有普遍适应性。与空气相比, 海洋应用环境显得尤为特殊, 海洋机电设备一般为无人系统, 水下深海高压环境使得维护成本非常高, 而且某一设备的故障易造成海洋观测网络系统的整体故障, 损失无法估量。因此, 在各种海洋环境因素干扰下, 水下MCR-WPT系统电能稳定高效传输显得极其重要。结合具体使用环境, 深入分析各海洋环境参数对MCR-WPT系统的影响机理, 以系统电能稳定传输为目标, 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系统海洋环境适应性的措施, 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3.4  电磁兼容性


水下MCR-WPT系统的电能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交变强电磁场, 部分电磁场会发射到系统之外, 容易对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的导航、声呐、引信等电子部件产生干扰, 影响其正常功能, 甚至引起误动作, 造成损坏。在军事应用中, 水下MCR-WPT系统电磁场向外辐射, 也将严重降低水下航行器的电磁隐身性能。另一方面, 海洋机电设备的电子、电气部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对水下MCR-WPT系统造成干扰, 当高次谐波和系统谐振频率接近时, 干扰最严重, 会导致系统电能传输效率严重下降。因此, 需要解决水下MCR- WPT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减小系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外界电磁干扰能力。目前, 此问题未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 仅有Kan等[29]采取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MCR-WPT系统对水下航行器电子部件的电磁干扰问题。李泽松[8]研究发现, 电磁耦合器金属外壳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但磁芯间隙的漏磁通会在金属外壳产生涡流损耗, 降低系统效率, 通过在金属外壳与磁芯之间增加薄铜皮作为屏蔽层可减少涡流损耗, 同时实现电磁屏蔽效果。Lu[30]提出了可通过对优化耦合线圈布局, 增加屏蔽线圈, 从而有效降低杂散磁场, 同时不影响系统电能传输效率。Syahroni[31]对水下航行器采用电磁和声波吸波材料, 可有效提升其电磁隐身性能。周洪[32]总结的MCR-WPT系统的电磁环境安全性在水下应用时也应得到重点关注。


3.5  新材料的应用


水下MCR-WPT系统的目标是为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提供长距离、大功率、高效率和稳定的无线电能补给, 同时尽量减少系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增强系统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近年来,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及其在MCR-WPT中的成功运用, 以上限制被逐渐突破。


水下MCR-WPT系统的电能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产生的铜损是主要的系统能量损耗。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零电阻的超导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铜损。Chung等[33]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电能发送线圈, 相比于普通线圈, 超导材料线圈的电能传输效率明显升高, 此外, 试验测试还表明超导线圈可成功用于大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超材料是指具有普通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特殊物理性质的材料, 一般为人工复合材料。具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值等特殊电磁性质的电磁超材料可运用于MCR-WPT技术中。Wang[34]通过试验测试发现, 将电磁超材料运用于MCR-WPT系统中, 可增加线圈之间的耦合, 同时还能建立均匀的电流分布, 增强磁场, 极大提高传输效率。康乐等[35]针对海水中电磁波损耗大而带来的MCR-WPT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提出运用电磁超材料“放大”消逝波, 从而增强电磁波能量密度, 使系统传输效率显著提升。


4结束语 


MCR-WPT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 由于其具有可在电能发送端和接收端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实现电能传输的特点, 使得其在水下航行器等海洋机电设备电能补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在介绍水下MCR-WPT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分别从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最后讨论了水下MCR-WPT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包括: 海水MCR-WPT技术机理、电磁耦合器设计、海洋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等。可以预计, 该项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机电设备电能补给领域。


参考文献

[1]聂卫东, 马玲, 张博, 等. 浅析美军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 25(4): 310-318. 


Nie Wei-dong, Ma Ling, Zhang Bo, et al. A Brief Analysis of United States Unmanned Underwater Combat System[J]. 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2017, 25(4): 310-318. 


[2]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海底科学观测的国际进展[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 


[3]Painter H, Flynn J. Current and Future Wet-Mate Connect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for Scientific Seabed Observatory Applications[C]// Oceans. Boston, USA: IEEE, 2006.


[4]牛王强.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进展[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9(1): 46-53.


Niu Wang-qiang.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Underwate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 9(1): 46-53.


[5]Kurs A, Karalis A, Moffatt R,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J]. Science, 2007, 317(5834): 83-86.


[6]周杰. 海水环境下非接触电能传输效率的优化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4.


[7]Zhang K, Duan Y, Zhu Z, et al. A Coil Structure Applied in WPT System for Reducing Eddy Loss[C]//IEEE PELS Workshop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oW). Chongqing, China: IEEE, 2017.


[8]李泽松.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0.


[9]Zhou J, Li D, Chen Y. Frequency Selection of an Inductive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Ocean Observing[J]. Ocean Engineering, 2013, 60: 175-185.


[10] Cheng Z, Lei Y, Song K, et al. Design and Loss Analysis of Loosely Coupled Transformer for an Underwater High-Pow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15, 51(7): 1-10.


[11] 张克涵, 阎龙斌, 闫争超, 等. 基于磁共振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损耗分析[J]. 物理学报, 2016, 65(4): 330-338.


Zhang Ke-han, Yan Long-bin, Yan Zheng-chao,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Eddy-Current Loss of Underwater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Magnetic Coupled Resonance[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6, 65(4): 330-338.


[12] 阎龙斌. 基于磁共振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设计[D].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16.


[13] Wang C S, Covic G A, Stielau O H.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Bifurcation Phenomena of Loosely Coupled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4, 51(1): 148-157.


[14] 侯佳. 变参数条件下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补偿网络的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15] 马运季.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的分析与研究[D]. 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 2017.


[16] 富一博. 水下测量装置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5.


[17] 夏晨阳, 张彦兵, 伍小杰, 等. 基于阻抗变换的稳频高效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2, 47(5): 814-819.


Xia Chen-yang, Zhang Yan-bing, Wu Xiao-jie, et al.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Stabilized Frequency and High Efficiency Based on Impedance Convers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2012, 47(5): 814-819.


[18] Fu M, Yin H, Zhu X, et al. Analysis and Tracking of Optimal Load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5, 30(7): 3952-3963.


[19] Bradley A M, Feezor M D, Singh H, et al. Power Systems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J].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2001, 26(4): 526-538.


[20] Kojiya T, Sato F, Matsuki H, et al. Construction of Non-Contacting Power Feeding System to Underwater Vehicle Utiliz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C]//Oceans. Brest, France: IEEE, 2005.


[21] Assaf T, Stefanini C, Dario P. Autonomous Underwater Biorobots: A Wireless System for Power Transfer[J]. IEEE Robotics & Automation Magazine, 2013, 20(3): 26-32.


[22] Pyle D, Granger R, Geoghegan B, et al. Leveraging a Large UUV Platform with a Docking Station to Enable Forward Basing and Persistence for Light Weight AUVs[C]//Oceans. Hampton Roads, USA: IEEE, 2012.


[23] Mcginnis T, Henze C P, Conroy K. Inductive Power System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C]//Oceans. Vancouver, Canada: IEEE, 2008.


[24] Yoshioka D, Sakamoto H, Ishihara Y, et al. Power Feeding and Data-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Magnetic Coupling for an Ocean Observation Mooring Buoy[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07, 43(6): 2663-2665.


[25] Xu J, Li X, Xie Z, et al. Research on a Multiple-Receiver 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Mooring Buoy Applications[J]. Energies, 2017, 10(4): 1-18.


[26] Fang C, Li X, Xie Z,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the Underwater Sensors of Ocean Buoys[J]. Energies, 2017, 10(1): 1-18.


[27] Lin M, Li D, Yang C. Design of an ICPT System for Battery Charging Applied to Underwater Docking Systems[J]. Ocean Engineering, 2017(145): 373-381.


[28] 王司令, 宋保维, 段桂林, 等. 水下航行器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4, 18(6): 36-41.


Wang Si-ling, Song Bao-wei, Duan Gui-lin, et al. Study on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of 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J]. 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 2014, 18(6): 36-41.


[29] Kan T, Mai R, Mercier P P, et al. A Three-Phas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Lightweight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C]//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APEC). Tampa, USA: IEEE, 2017.


[30] Lu M, Ngo K D T. A Fast Method to Optimize Efficiency and Stray Magnetic Field for Inductive-Power-Transfer Coils Using Lumped-Loops Model[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8, 33(4): 3065-3075.


[31] Syahroni N, Suparno H W, Budiman H. Characteristics of RAMS Coatings Using Non-Ferrous Materials for AUVs [C]//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Symposium(IES). Denpasar, Indonesia: IEEE, 2016.


[32] 周洪, 蒋燕, 胡文山, 等. 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应用的电磁环境安全性研究及综述[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2): 1-12.


Zhou Hong, Jiang Yan, Hu Wen-shan, et al. Review and Research on Health and Safety Issues for 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6, 31(2): 1-12.


[33] Chung Y D, Lee C Y, Kim D W, et al.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From HTS Antenna to Copper Receiver With Inserted Resonator Through Large Air Gap[J].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2013, 24(3): 1-5.


[34] Wang B, Teo K H, Nishino T, et al. Experiments 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Metamaterial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1, 98(25): 254101-1-254101-3.


[35] Hu Y, Kang L, Zheng W, et al. Impedance Matching Control Method for an Underwater Magnetic Resonance-Bas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Metamaterials[J].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 2016, 30(15): 2003-2019.